年夏天,我在朋友的婚礼上担任伴娘。大喜日子的前一天晚上,我把厨房翻了个底朝天,为新郎和他的伴郎们调制“欢迎饮料”。当我把蚝油、醋、番茄酱、柠檬汁、蜂蜜、生姜、抹茶粉和花椒搅拌进一个大碗后,我强迫自己尝了尝这杯看起来很可怕的混合物,却发现其中缺少一种味道:苦味。

这种迎宾饮料是华人婚礼习俗的一部分,我们之为“进门游戏”或“闯门”,即在新郎与心爱的人面对面前,伴娘要给新郎和伴郎们一系列挑战。这项传统源自于一种信念:新娘是家中的宝贝女儿,家人不会让她轻易的被带走。 (容我解释,这项习俗出自幽默的善意)。

在被称为“酸甜苦辣”的游戏中,伴娘会用酸、甜、苦、辣四种特定口味的食物或饮料招待新郎和伴郎,预示着新人将来会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通常情况下,这些口味是分开食用的,而不是混在一起,但我们时间不够)。如果新郎和伴郎能喝下所有饮料(无论味道有多可怕),就表示这对新人将能够“吞下”未来发生的任何难事。

但是,苦味并不仅仅是华人婚礼传统的ㄧ部分而已。 “吃苦”一词(英文没有相对应的词)的存在显示着“苦味”早已渗透至我们的文化意识和生活方式中。不过,这个词有比吃苦瓜或艾草等很苦的食物更深层的象征意义,它主要的意思是:在艰难困苦的处境里坚持不懈,毫无怨言。

今年5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给在中国就业困难的年轻毕业生建议时,五次提到“吃苦”,并表示“无数成功人生的例子表明,年轻时选择吃苦,就是选择了丰收。”

从基督徒的角度来看,“吃苦”可以是个有用的词,用来形容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工作。但它也可以反映出一种禁欲主义的人生态度,视“抱怨自己的处境”为软弱的表现。

在圣经里,每当提及类似“吃苦”的概念时,“苦难”与“坚持不懈”两个概念同样也紧密相连。然而,圣经概念与华人概念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两者最终的目标不同:对基督徒来说,吃苦最终的目标是产生敬虔的盼望,而不是自我超越。圣经也鼓励我们夸耀自己的软弱,但华人吃苦的概念并不允许人们这样做,因为承认自己的软弱等同失败。

嵌入骨肉里的苦痛

华人倾向于用身体而非头脑来经历自己的情绪/情感。例如,一项比较马来西亚华裔和欧裔澳洲人忧郁经历的研究发现,华裔倾向分享他们身体上的问题,而欧裔澳洲人则会谈论令自己不安的精神状态或情绪。

当然,华人文化本身就很少谈论情绪了,这也是为什么华裔所经历的身体不适——从偶发疾病到慢性病和重病——可能见证了他或她正经历的挣扎和挑战。

在这种世界观中,吃苦强化了一种观念,即痛苦和挣扎应该被内化和消化,而不是避开它或吐出来。

福音书中关于耶稣受难的记载也让我们对“吃苦”有个私密且直观的理解,我认为,基督真的“吃下那苦”。当我们读到耶稣的背部如何被一鞭又一鞭残酷的鞭子撕裂,我们会痛苦地意识到,身为道成肉身的上帝之子的祂真的亲身经历了这一切(约翰福音1:14,马可福音15:5 )。想起祂祷告时汗水如血滴落在地上(路22:44)时,我们知道基督真的深知我们痛苦的经历。在圣餐中领受并分享的饼和杯正是在记念祂为我们撕裂身体,流出鲜血(林前11:23-25)。

我们自己吃苦的经验也可以成为一种管道,因着这些经历,我们能进入耶稣的苦难,并认识到身边的人所经历的苦痛。

詹内尔·帕里斯(Jenell Williams Paris)在评论罗伯·莫尔(Rob Moll)的《你的身体认识上帝》一书时,写道:“痛苦使我们打开心扉,让我们对受苦的人变得更仁慈、更慷慨,并预备我们在基督的身上认识到上帝的苦痛。”

一些华人基督徒十分熟悉为基督的缘故吃苦。在中国北方,杨小慧和陈尚因与其他基督徒聚会而被当局关进监狱。尽管面对嘲笑和虐待,她们仍开始唱起敬拜诗歌,向看守员和狱友作见证。杨小慧说:“即使被关在牢房里,我的灵魂仍是自由的。”

禁欲主义的倾向

让吃苦这个本可以有良好意义的概念变得复杂的是,华人的吃苦往往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禁欲主义的倾向,这种倾向主要侧重于忍受当前的痛苦,希望能有个更好的未来,并在这一过程中拒绝表露任何情感。

有些人认为,吃苦是一种锻炼出强壮的精神、情感和身体的方式。史丹佛大学的一位研究人员认为,中文的“吃苦便是福”这句话强调了苦难中蕴含着“智慧和成长的机会”。

菲律宾神学家迪克·欧亨尼奥(Dick O. Eugenio)在《亚洲基督教伦理学》一书中指出,人们可能会对他们所经历的苦难感到认命、颓然,觉得自己必须接受这样的境遇。他写道:“华人并不视这种宿命论的倾向为一种具有破坏性的应对方式,而是一种‘适当的被动性’,因为认识到这世界有其更宏大的运作方式来使社会公正的运作,”因此,即使这意味着自己得痛苦/牺牲,也该默然接受。

他补充道,这种被动性的原因可能包括害怕“违背神的旨意”或“积累更多恶的业障”。

在我看来,“吃苦”最大的问题在于它不允许人们抱怨、抒发自己痛苦的感受。说出自己的不满,等于承认自己的软弱或没能力摆脱困境。更有破坏性之处是,抱怨被人视为失败的行为,因为你“没有能力承受或克服磨难”或“无法正向面对苦难”。

“吃苦”无意间限制了我们的人性,也限制了我们在这个世界生存和活动的方式。

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电影《妈的多重宇宙》将吃苦的概念展现得淋漓尽致(注:即将出现剧透)。女主角秀莲的自助洗衣店正是“吃苦”的象征,体现了她是如何在异国他乡创造自己的生存方式,无论顾客多难缠,无论税务稽查员变得多可怕或凶残。然而,当她在多元宇宙里遇到无数个不同的秀莲时,她开始觉得自己目前身为洗衣店老板的存在是一种限制,毫无意义。

Article continues below

免费时事通讯

更多时事通讯
逆文化而行

秀莲吃苦的经历可能会引起我们这些正在经历苦难、看不到尽头的人的共鸣。然而,身为基督徒,我们知道在我们的苦难经历中有更多条救赎的叙事弧线。

正如“吃苦”这一概念所暗示的,在圣经里,苦难和忍耐是相辅相成的存在。罗马书5:3-4说,我们要在苦难中得荣耀,“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并且,当我们面对试炼时,我们要视它为大喜乐,因为我们知道坚持不懈的人是“有福的”(雅各书1:2, 12)。

在华人的世界观中,说出自己的缺点会被视为失败的行为,但在圣经的世界观,却视夸耀自己的软弱为一种力量(林后12:9)。

华人文化往往会回避谈论自己的失败,也许因为谈论失败是很可耻的事,或者会使我们所处的社区/社群蒙羞。在教会里,我们常常喜欢强调胜利,而不是脆弱地谈论我们正在经历的挣扎。但是,对这种对胜利故事的偏爱可能意味着我们错过了上帝为我们讲述的更宏大、更全面的故事:正是在苦难中,而不是在苦难结束之时,是我们最充分地与上帝的爱和温柔相知相遇的时刻。

治疗师K. J. 拉姆西(K. J. Ramsey)写道,“基督在我们痛苦和无能为力的时候出现,让我们能感受到祂的同在。当我们属于耶稣时,通往繁荣昌盛生命的美丽悖论道路便是:发现自己的软弱,让上帝的大能在此得以完美(林后12:9)。”

因此,从圣经的角度来看,我们吃苦是出于对基督的盼望,而不是倚靠自己胜过苦难。正如保罗所说(罗5:5),盼望不会使我们羞愧。作家但丁·史都华(Danté Stewart),“持守盼望”并不是在展现一种理想的状态,而是认识到盼望本身就是“一种活生生的动作、一种挣扎、一种委身、一种自律。”

雅各与上帝的摔跤(创32:22-32)也是如此。他的跛脚可能是吃苦的表现,但也提醒着他与上帝的关系,上帝爱他,在他挣扎时没有就这样让他离去,而是先祝福了他。

尝尝主恩的滋味

虽然与其他人相比,我不断经历着的吃苦,例如身为移民,努力在加拿大重建我的人生,以及伴随着流产而来挥之不去的悲伤及痛苦——可能显得苍白无力。

但我相信,上帝不会轻看或贬低我的苦难经历。

相反的,正是在这些未解决的张力和尚未实现的盼望中,我认识到我无法控制自己的人生轨迹。祂掌管着这一切,吩咐我承认并宣告祂与其他圣徒如何在我的生命里做工,即使和他人分享基督徒生命里介于已然及未然之间的各种起起伏伏时会让我感到痛苦。

但就像大卫在扫罗追杀他的危难时刻所说:“我的心必因耶和华夸耀,谦卑人听见,就要喜乐⋯⋯你们要尝尝主恩的滋味,便知道祂是美善。投靠祂的人有福了!”(诗篇34:2, 8)。愿我们像大卫一样,即使在吃苦的时刻,也能参与并分享上帝永恒的应许。

翻译:Yiting Tsai

[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in English and 繁體中文. See all of our Chinese (Simplified) (简体中文) coverage. ]